疫情反复,每个人都揪着心。
谁也没想到,这轮疫情竟会来得如此猛烈。
西安确诊超千人,河南三地又出现疫情。
不久前刚刚能从上一轮疫情中喘口气的浙江,病毒再生。
2022第一天,宁波市就通报了一例确诊病例。
不知道他的流调报告,让多少人和我一样,红了眼眶。
确诊的王先生,是一名制衣厂的工人。
他的生活轨迹很单一。
确诊前的两周里,有10天他都在早7晚9的工作。
每天的工作时长超过13小时。
只有一天请了假,还是去医院看肝病。
医生说,他的病,得住院。
因为住院前需要核酸检测,这才查出了异常。
得了肝病,又感染新冠,想想都觉得心酸。
他的工作,是计件制。
能干多少拿多少,多劳多得。
所以这个31岁的男人,为了撑起一个家,他几乎没有了自己的生活。
同事说,他平时就很拼命。
一心全扑在了工作上,一刻都不敢停。
多做一个件,多站一分钟,都是这个家庭的口粮。
网友说,这下男人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。
但他又怎么能放松下来呢?
自己的病,全家的生活,无一不等着花钱。
手停口停,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,成了整个家庭的重担。
这大概就是疫情下每个普通人的无奈。
在这场飞来横祸面前,我们每个人都被生活死死拽住。
这一路,不愿回想,不敢细看。
因为每一步,都是眼泪与汗水齐飞,时不时的就渗出辛酸来。
疫情这两年,我们看到了太多此前不为人知的生活。
一张张流调报告,就是普通人在平凡日子里写下的史诗。
去年11月,大连疫情。
一个家电公司的员工确诊了。
在确诊的前5天里,他每一天,都穿梭在这座城市里,为客户维修家电。
从早到晚,短短五天时间,他跑过的地方加起来就已经超过了40公里。
11月的大连,气温下降得很快。
寒风凛冽,刮在脸上生疼。
他背着沉重的工具箱,四处奔波。
按件计费的酬劳,让他不敢有片刻停留。
每天唯一的慰藉,可能就是那碗千篇一律的,不过10元左右的拉面。
去年7月,郑州疫情。
63号病例,是一个年近50的大哥。
他白天在洗衣店打工,晚上在小区里当保安。
十几天的流调里,除了吃饭外出,他没有一天不是在工作。
这个外地来郑州打拼的异乡人,还在努力地想在城市扎根。
128号病例,是一个出租车司机。
他和妻子共同经营着一辆出租车。
妻子开早上和上午,他开下午和晚上。
即便是已经出现了疫情,他们也没有收工不干。
他们不是不知道,拉的客人越多,接触的陌生人越多,他们的感染风险就越大。
谁都想要健康,要安稳。
只是对他们而言,生活面前,没有两全其美,只有铤而走险。
还有一个月前,浙江绍兴,那两个确诊的出租车司机和游乐场阿姨。
他们都50多岁了。
一个,从早晨6点,到凌晨2点,每天开20个小时的出租车,风雨无阻。
一个,每天上12个小时班,工作到夜里9点,周末无休。
这个年纪,操劳半生,本该卸下一些责任。
可上有年迈父母,下有或许才刚刚成家工作的孩子,肩上的担子,如何敢放?
每一个流调故事背后,都说尽了人生的辛苦。
疫情下的普通人,几乎没有人是轻松的。
都说人生百态,但你看那些流调里的人,也并没有什么不同。
谁不是同样的两点一线,谁不是同样的四处奔波。
我们看似与他们毫不相干,可那些一条条日复一日重复了几十遍的轨迹,何尝不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生活。
每个人,不过都是背负着自己的痛苦与希望,在黑暗中沉默着赶路。
知乎上有一个问题:疫情以来你觉得最大的改变是什么?
最高赞的答案只有七个字:
钱越来越难挣了。
平时里最爱去吃的店铺,突然就关了。
有人做出境旅游,一夜失业,背着车贷房贷,只能转行跑起了外卖。
电影、教培、餐饮行业里,不是资金断裂,就是大规模裁员。
所有人都在经历着一场寒冬。
我们只能比以前活得更加努力,也更加拼命。
每个人都在缓慢受锤。
一年来遭遇了无数次疫情反复的哈尔滨,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严格管控。
一对开餐馆的夫妻,因为疫情没有什么客人,两人看着空荡的餐厅,抱在一起嚎啕大哭。
中年人的崩溃大多无声。
要是你看到谁不顾面子地痛哭起来,那是真的忍不住了。
同样的,还有西安的一家面馆。
店开得时间不长,但因为疫情,已经关了好几次门了。
10月份,已经几个月没有收入的老板无奈地说,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吧。
没想到疫情没完没了,不知道现在,他们过得怎么样了。
这场灾难下,每个人都注定要背负更多。
那些看似枯燥的流调记录,或许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。
那个重复着公司家里两点一线生活的上班族;
那个生病了都不肯请假休息的工厂工人;
那个凌晨才能带着一身疲惫回家的出租车司机。
才是你我最真实的生活。
没有那么多远大理想,没有那么多诗意远方。
按时交上房贷,别让爸妈辛苦、舍不得花钱,别苦了孩子,给他报一个不错的兴趣班……
我们拼尽全力维护的,也只是这一点平凡。
世人慌慌张张,不过是图碎银几两。
但偏偏这碎银几两,能解世间万种慌张,可让父母安康,可护幼子成长,可足你我柴米油盐五谷粮。
疫情以来,有时会看到这样的话题:
生活这么辛苦,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?
的确,生而为人,我们似乎总是带着一身惆怅,踽踽前行。
总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,总是有很多无法预知的困境。
但每个人,都还能从一地鸡毛中捡起一点希望。
一个人的生命,不仅只有苦难构成。
还有好多温柔与幸福的碎片,拼凑起了完整的人生。
挣钱很难,但你也通过努力,让家人住上了更大的房子,让他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。
坚持很苦,但只要看到所爱之人因自己而带来的一点笑容,便都觉得值得。
大多数人,其实都不贪心。
我们只要有衣可穿,有本事可依,无病无灾,就已经能够知足了。
而这些,都能通过你的认真生活,一点点实现,看到希望与可能。
正如《千与千寻》里说的那样:
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,只要走的方向正确,不管多么崎岖不平,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。
疫情中,我们的镜头聚焦赞美过很多群体。
基层工作者、警察、医护……
但有些人,却被我们忘记了。
那就是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。
那些流调记录里,藏着的不只有心酸,也是一种提醒。
哪怕生活再难,哪怕再平凡普通,我们还是踏实努力地,在这偌大的城市里,编织着自己的梦。
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,就是看清生活后仍热爱生活。
即便遭遇寒冬,但仍认真过好每一天,不虚度光阴的我们,何尝不是值得敬佩的英雄?
世界以痛吻我,而我们坚持逆流而上。
这就是生活里的勇者。
生活的洪流滚滚向前,努力的人生,终将不为时光所负。
给坚持下来的自己一点掌声。
这一年,辛苦你了。
本文来自作者[春蝶]投稿,不代表阿提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ap.atisheji.cn/cshi/202509-10649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阿提号的签约作者“春蝶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浙江31岁确诊病例流调图引发共鸣:我们都在努力生活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阿提号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疫情反复,每个人都揪着心。谁也没想到,这轮疫情竟会来得如此猛烈。西安确诊超千人,河南三地又出现疫情。不久前刚刚能从上一轮疫情中喘口气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