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期间倡导足不出户,更容易长时间依赖电子产品。长期近距离的学习、工作,眼睛可能会出现眼镜疲劳、眼睛干涩、视力下降等问题。长期久坐、低头或半靠等不良姿态也让我们的颈椎不堪重负,甚至会发出酸痛等“抗议信号”!居家隔离期间,如何做好眼部与颈椎的自我保健预防?大朋友和小朋友都来学习吧!
眼睛问题和我们大部分的疾病都一样,它受影响最主要的有两大因素。
第一因素就是使用过度:不管是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还是专注于其他事情,就会容易产生视疲劳。第二因素是局部的血液循环出现问题:徐君明医生认为只要一个人局部微循环没有问题,那一般来说是不容易生病的。例如有高血压、或血管硬化的患者,特别是糖尿病的患者很容易出现眼睛模糊、看不清楚的情况。
如何防止眼部疾病加重
首先要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。如果有一些基础性疾病,比如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情况,要及时治疗、按时吃药,控制血糖、防止血管硬化对于预防加深眼睛损伤有一定作用。
其次可以通过中医针灸治疗。主要通过眼周局部取穴,通过针灸或者按压的方式刺激这些穴位,起到舒筋活络、行气活血的作用,缓解局部痉挛,改善局部供血,是非常安全且行之有效的治疗视疲劳的方式。
避免长时间的过度使用眼睛,适当的做一些眼保健操、穴位按摩,可以缓解眼睛的酸胀。这里推荐按压这几个穴位:
攒竹穴:在面部,当眉头陷中,眶上切迹处。布有额神经内侧支和额动、静脉。主治头痛,目眩,目翳,目赤肿痛,迎风流泪,近视,眼睑瞤动,眉棱骨痛,及急、慢性结膜炎,面神经麻痹等。
精明穴:在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。主治目赤肿痛、目眩、近视等目疾。
太阳穴:位于耳廓前面,前额两侧,主治病症:头痛、偏头痛、眼睛疲劳、牙痛等疾病。
四白穴:位于瞳孔直下,当眶下孔凹陷处;在眶下孔处,当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。主治目赤痛痒,口眼歪斜,头痛眩晕等。
阳白穴:位于瞳孔直上,眉上1寸,在额肌中,有额动、静脉,布有额神经外侧支。主治目赤肿痛、眼睑下垂、头痛等头目疾患。
光明穴: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,当外踝尖上5寸,腓骨前缘,有联络肝胆气血的作用。
三阴交穴:位于小腿内侧,足内踝上缘三指宽,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。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面的后缘。处于脾经,肾经、肝经三条阴经交会处,经常按揉三阴交这个穴位,可健脾益血,调肝补肾。除了对眼睛很有帮助,对妇科疾病也甚有疗效。
穴位按摩时要注意手部卫生,手指不要触碰到结膜,易导致细菌滋生。平时也可以适当做做眼部湿敷、眼贴等,帮助放松眼部。
日常眼睛保健怎么做?
一、热敷
用热毛巾热敷,或用热水雾化或用蒸汽吹整个面部几分钟也能缓解眼睛疲劳。通过局部的热敷,导致局部的血管扩张,能够改善局部的供血。
二、喝养生茶
常见的菊花有清干明目的效果,枸杞可以起到补养肝肾的作用,泡茶时可以适当加入冰糖,增加口感。有便秘情况的,特别是老年人,可以加一些决明子,帮助通便。头昏脑胀时也可以加一些薄荷,桑叶。
三、养成一个好习惯
现代人不可避免的需要接触电脑、手机,可以学习、工作一段时间适当远眺,看看远处的风景与物体,调节眼部晶体,对于缓解眼部疲劳有很大的帮助。
眼睛保养在于平时,当孩子出现眼睛自我调节问题的时候,建议第一时间去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判断,及时治疗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眼睛出现不可逆、甚至更严重的问题。大部分人一般开始都是假性近视,此时可以进行调节干预,一旦错过这段时间出现真性近视,那就是没办法逆转了。当然所有疾病都是如此,出现问题,越早治疗越好。
长期的低头工作、学习、刷手机,除了会出现眼部问题,还容易产生颈椎疾病。颈椎病的不同类型,症状各不同,看看自己是哪种类型?
1、神经根型颈椎病:
表现为压迫神经,会有手发麻的感觉;
2、脊髓型颈椎病:
老年人居多,在日常生活中脚步不稳,会有踩棉花的感觉;
3、交感型颈椎病:
表现为偏头痛,容易出虚汗,头晕恶心甚至呕吐的感觉;
4、颈型颈椎病:
在看手机、电脑后,颈部出现僵硬、不舒服、疼痛,以及活动不灵活;
5、混合型颈椎病:
多种颈椎病症状均有,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现象;
预防劲椎病
其实大部分的颈椎病患者都是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来控制症状,减少复发情况,仅有少数严重压迫神经根或者脊髓问题的患者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。平时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呢?
适当运动
每低头或仰头1-2小时,需要做颈部活动,转动一下头部,揉、捏脖子,以减轻脖子后方肌肉紧张度,放松后背肌肉。
动作一:双手交叉置于后脑勺,大拇指与食指一起按压脖子两边,可缓解劲肩部肌肉疲劳,改善大脑供血情况。
动作二:斜角肌位于锁骨上方,靠近脖子的两侧,有些手麻的病人往往是由于斜角肌紧张压迫到臂丛神经。按压斜角肌两侧的肌肉有助于缓解部分患者手麻的症状。
动作三:正常站立,肩膀下沉,手肘贴紧身体两侧,在保持手肘不动的情况下,小臂用力向外打开。动作不用太快,感受到后背两侧肌肉收紧就做到位了。
饮食调理
日常要注意饮食清淡,合理搭配,不可单一偏食。随着年龄的变化,我们的血管会自然的硬化,血管不通畅就会产生局部供血不足,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。人到了50岁左右,就可以吃一些丹参片、三七粉等活血养血的药物,凝血功能不好的不建议吃。
穴位按摩
养老穴:手太阳小肠经上的常用腧穴之一,主治目视不明;肩、背、肘、臂酸痛,腰痛。
风池穴: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,所属经络为足少阳胆经。不仅对视物模糊、头痛有很好的效果,也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穴位。
网友提问答疑
1.疫情期间孩子上网课较多,如何保护视力?
看一两个小时的书或是网课,让孩子往远的地方看一看,上下左右做一个眼球的运动,通过近距离、远距离作眼部晶体的调节,也有助于缓解视疲劳。长期使用电子产品时,不近视的朋友也可以佩戴防蓝光的眼睛,防止电脑屏幕对眼睛的损害。
2.有颈动脉斑块的人可以运动吗?
颈动脉斑块是有一定的风险,但不表示动一下脖子,板块就会脱落。所以建议当出现三高情况时,没有症状也要第一时间进行干预治疗,已经形成了的也要去医院找专业的医生找到原发病因,进行积极干预和治疗,日常注意饮食清淡。
3.鼻窦炎怎么办?
鼻窦炎中医针灸治疗或是局部按摩的效果是非常好的,可以按压这几个穴位:印堂穴、迎香穴、通天穴,按到有酸胀感,可以起到通鼻窍的作用。
4.疫情在家,心里觉得烦躁,透不过气,可以按什么穴位?
可以按压内关穴,治疗胃不舒服,心慌、透不过气等。间使穴,开通心窍的使臣,益心气、宁神志、解抑郁。神门穴,治疗神经衰弱,可安定心神。太冲穴,疏肝气,对情绪压抑,生闷气后产生的反应有疏泄作用。
5.偏头痛怎么治疗?
偏头痛可以进行针灸或者是穴位治疗,效果比较明显。常用的穴位有:太阳穴、率谷穴、风池穴、医风穴等
6.治疗耳鸣有什么好方法?
如果耳鸣的声音比较小和轻又持续难忍的话,可以试试按压耳屏。也就是我们耳朵上遮挡耳道的小突起部位,用食指指腹按压住就行,按压几次,耳鸣可以很缓解。
7.疫情期间牙疼,怎么办?
可以按压合谷穴、医风穴,这两个穴位可以治疗牙疼、胃疼等很种疼痛的穴位。局部有炎症,暂时没有药物时,可以用盐兑温开水进行漱口也会有一定效果。
8.胃肠胀气按什么穴位?
可以尝试按压公孙穴、梁丘穴,可以治疗胃肠道问题。
9.肩关节不舒服,有寒湿的时候会痛,怎么治疗?
肩关节是我们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,一般由于长期受寒导致,还有运动损伤、肩周撕裂等会引起肩关节不舒服。首先要转到病因,再对症治疗。日常可以按摩养老穴,并进行热敷。热敷时,用生姜、花椒煮水,用毛巾沾湿后敷在肩膀处,可以起到保健与治疗的作用。
10.有什么孕妇也可以吃的帮助去湿气食物?
最常见的可以用薏仁、赤小豆,煮水、熬粥等都可以。薏仁除了去湿气,还有一定抗肿瘤的作用。孕妇也是可以吃的,性质类似于杂粮一样。
11.膝关节炎如何治疗?
严格意义上讲,膝关节问题与缺钙没有直接关系。心慌、易疲劳、严重时有抽搐或腿脚抽筋的症状,这都可能是缺钙的表现,但缺钙一般来说不会直接导致局部的关节炎。膝关节炎更多的时候,是由于肥胖导致。长期高负荷的磨损,容易导致膝盖受伤。另一个是运动过量或运动姿势不正确也会导致膝关节问题。
专家推荐
徐君明 医师
门诊时间:每周一下午、每周四下午
师从全国名老中医、针灸专家、博导夏治平教授。
擅长:中医针灸、推拿、中药等内外治法治疗颈椎病、腰椎病、膝关节疾病、肩周损伤、中风后遗症、面瘫、三叉神经痛、肩周炎、膝关节软组织损伤、网球肘、腱鞘炎等、此外,对治疗青春痘、瘙痒症等皮肤病,女性尿失禁、尿路感染、干眼症、黄斑变性、黄斑水肿、视神经萎缩、葡萄膜炎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小儿近视、弱视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
疫情管控期间,泰坤堂中医医院线下暂停门诊,为了更好的提供就医服务,徐君明医师开通了在线咨询、复诊。您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“泰坤堂互联网医院”进行在线看诊、复诊,具体操作方法如下:
微信识别二维码,关注泰坤堂互联网医院,初诊患者选择“图文咨询”,复诊患者选择“在线复诊”(可医保支付)。
*点亮在看,为健康点个赞!
- End -
上海泰坤堂中医医院
(医保定点单位)
咨询电话:021-22816381,63019191
门诊地址:上海市黄浦区斜徐路553号(近丽园路)
本文来自作者[紫安]投稿,不代表阿提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ap.atisheji.cn/cshi/202509-10615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阿提号的签约作者“紫安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居家生活必备:穴位按摩缓解视疲劳与颈椎酸痛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阿提号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疫情期间倡导足不出户,更容易长时间依赖电子产品。长期近距离的学习、工作,眼睛可能会出现眼镜疲劳、眼睛干涩、视力下降等问题。长期久坐、低...